2022年3月11日晚上7:30,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在腾讯会议开展了主题为“一起向未来”的积极分子接待活动。本次接待组组长为赵成权同志,接待组组员为宋国志同志、尹汉源同志与张恒同志。
首先,赵成权同志分享了冬奥赛场上的一位“豆包女孩”的故事,她叫珍妮丝,是唯一一位出战本届冬奥会的马耳他选手,因为伤痛原因,未能获得平昌冬奥会的参赛资格,在追逐奥林匹克的第10年,她终于圆梦北京。接着赵成权同志补充道这位“豆包女孩”希望通过自己参加北京冬奥的故事,激励起自己祖国同胞对冰雪运动的热情,让更多人知道,即使是再微小的梦想,也有发光的一天。
宋国志同志从“一起向未来”的口号介绍起冬奥会。这句看似简单的口号里,包含着人类在挫折与困难之下相互鼓励与支持的姿态,饱含着人类对光明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一起”俩字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不限定方式,不限定人数。但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心连在一块,将目光聚在一起,把劲往一处使,那么“一起”二字就能进发出汹涌澎湃的力量。宋国志同志激励大家当不知前路,迷失方向时,不妨牵起身边人的手,我们一起“同心筑前路,一起向未来”。
尹汉源同志感触颇深的是在这次的北京冬奥会中,圣火传递到最后被放在一个大雪花中间的一幕,主火炬在奥运历史上首次使用“微火”方式,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而且四两拨千斤的点火方式也惊艳了世界。开幕式上以微微之火连接世界的冬奥火炬,多个“双奥场馆”凤凰涅槃、华丽转身,背后是覆盖了三个赛区的100多个医疗点的坚强守护以及18000多名赛会志愿者的默默奉献。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中国践行自己的承诺,为世界奉献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冰雪盛会。
张恒同志着重强调残奥会。他说道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其实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心中有同一个梦想。残奥会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也将唤起人们给予残疾人更多的理解、尊重与关爱,使人道主义精神得到大力弘扬,残疾人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残奥会之于残疾人的意义,远远超越运动本身。张恒同志介绍说此次参加残奥会的中国运动员中,年龄最大的56岁,有些运动员已经为此坚持了20多年。从事体育运动,他们需要比健全人付出百倍艰苦。
随后,积极分子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从举办冬奥会的意义,身边人的故事以及冬奥会与新冠肺炎的联系等多方面阐述了对本次接待主题的想法,表达了对冬奥会圆满成功的喜悦,同时坚定了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的信念。
最后,因为疫情原因大家都在上网课,希望大家能克服困难认真上好网课,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有序的进行各科的学习计划,减少到户外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外出佩戴好口罩,保护好自己。期待春暖花开时,和大家在校园里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