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迅速唤起人们对那段光辉岁月的记忆。
2021年4月25日,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与土木工程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的部分积极分子在支部书记崔岩老师与王艳老师的共同带领下,去包钢进行实践教学,一起体验和感受包钢所经历的时代变迁,以及几代包钢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历程。
首先我们在内蒙古科技大学体育馆门口集合,然后在老师的指挥下有序上公交车,我们来到包钢宾馆接一位导游,然后乘坐公交车沿钢铁大街进入包钢厂区,一路上导游为我们介绍包钢的发展历程以及老一辈包钢人超越自我,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冲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弦。包钢从早期创业的摸爬滚打到现代企业的脱胎换骨的艰辛步履,离不开每一位包钢人的不懈努力,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及发扬。
接着,公交车沿着小路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会展中心。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便是包钢企业的“双翼神马”标志,它象征着包钢的两大支柱产业---钢铁和稀土,代表着包钢人“坚忍不拔,超越自我”的奋斗精神和勇往直前奔向幸福生活的梦想。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全景沙盘前一同观看了《包钢企业宣传片》,了解认识了包钢艰苦奋斗的发展历程。
然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齐心协力建包钢的一号厂址,一号高炉依然矗立,她已成为包钢人对那段历史的记忆。1959年9月26日,包钢一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时间。从此,内蒙古草原寸铁不产的历史结束了。10月16日,周恩来总理来到这里,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随后我们来到周总理剪彩的地方,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们共同回忆周总理对包钢建设发展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
通过此次实践教学,我们重温了包钢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深切感受到包钢人超越自我,艰苦奋斗的精神。“包钢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包钢人,值得我们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